寻乌,是一块绿色宝地,东江就发源于这里的桠髻钵山,哺育着千万东江儿女;寻乌,还是一块红色故土,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科学论断,寻乌由此成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祥地之一。
唯实求真的精神也滋养着朴实进取的寻乌果农。在幸福小镇,省际沿线政协行联合采访组见到了赣州市政协委员陈忠欧。他当过工人、卖过电器、做过摩托车出租生意,最终扎根红土地,坚持柑桔脐橙种植二十年,年产值达1500万元。采取的线上+线下销售模式让果品畅销海内外。
同样,在市场深入调研基础上,县政协委员林瑞平精准帮扶2132户贫困户种植百香果。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品质让百香果在寻乌的种植面积得到爆发式增长——从2015年的几百亩,到今年的5万亩。
陈忠欧、林瑞平的产业故事,只是近年来寻乌果业多元大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寻乌已经形成了以脐橙为主导,百香果、鹰嘴桃、猕猴桃等多种水果“百果争鸣”的局面,现有果业面积32万亩,果品年产量32万吨,成为赣南果业产业的核心区和果品流通集散地。
为打通果品流通绿色快捷通道,党员委员陈爱松,返乡创业创建了广寻现代物流园,利用大数据平台开通了上海、广州、深圳等20多条直发专线,实现鲜果当日采摘当日送达。
县政协主席刘琼招说:“果业产业是寻乌的优势产业,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广泛群众基础和技术积累,是寻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事关寻乌百姓褔祉、事关社会稳定。”
“事实上,寻乌果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县政协副主席陈文华回忆道,2013年柑桔黄龙病爆发,县政协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委员专家,远赴广西等地学习调研,形成的12条意见建议全部得到县委县政府吸收采纳。
赣州市政协委员、原寻乌县果业局局长周晓霖感叹地说,政协委员广泛联系,深入调研,精准建议,多方助力,确实为县委县政府解了燃眉之急。
为改变“一果独大”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的现状,县政协组织委员赴外省开展了大量的学习调研,提出了以“脐橙为主导,其他果业共同发展”的意见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同时,号召政协委员带头引进新品种,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如今,陈忠欧的柑桔脐橙、林瑞平的百香果、谢火云的蓝莓、刘其连的猕猴桃等委员产业都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引路人。
来源:“江西政协”微信公众号
审核:李秋林
审定:黄圣勇、薛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