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2025年9月22日 07 版
“原本担心提案不够专业,有了智库专家的指导,不仅找准了文旅产业发展的堵点,建议还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的批示。”提起前段时间提交的提案,寻乌县政协委员刘小兰至今难掩兴奋。这背后,正是该县政协“提案委员有担当”机制下,借力借智激活履职效能的生动缩影。
政协提案是连接民意与决策的“桥梁”,如何让这座“桥梁”更稳固、更畅通?寻乌县政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组建一支由10名跨行业专业人士组成的“提案工作智库”。这些来自经济、法律、农业等领域的“外脑”,不只是“坐而论道”,而是全程深度参与提案从构思、审查到办理评议的每个环节。与此同时,10名经验丰富的提案委员“一对一”对接各界别委员,从选题方向到调研方法,手把手指导打磨提案,把好质量“第一道关”。
2021年以来,寻乌县政协这样的组合拳成效显著:全县征集的430件提案立案率100%,已办结提案的委员满意率达99.7%,超八成的提案建议落地见效。无论是借力深寻对口支援推动文旅发展,还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助力乡村振兴,多件经智库“把脉”的高质量提案,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先后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督办,让群众关心的“心头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暖心事”。
提案提得好,更要办得实。为避免提案办理“走过场”,该县政协打出借力组合拳:党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带着问题开展“带案视察”,办完后及时“回头看”,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今年以来,25件由寻乌县领导牵头督办的重点提案,不仅全部办复,满意率更是达100%。此外,该县政协邀请提案人、委员和智库成员,一起走进承办单位“现场打分”,用民主评议的“压力”,倒逼提案成果真正转化为发展实效。
作者:彭众林、古鹏程
校对:谭小兵
审定:朱甫林
签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