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赣州市政协举办2025年第1期“赣州政协·新时代大讲堂”。期间,4名政协委员代表现场分享履职故事。现将其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刘志忠
章贡区政协委员
江西三阳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扎根基层践初心协商为民显担当
“中联蝶变”感悟履职之悦
1995年我开始在赣州创业,见证了赣州城市的日新月异。2011年,很荣幸成为章贡区政协委员,累计参加了政协近百次的调研、视察、民主监督。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履职经历是成功协商解决了中联商城常态化管理问题。
2024年5月,章贡区赣江街道办事处姚府里居委会在中联商城启动了业委会换届程序,小区涉及商户470多户,虽有物业管理与居民自治机制,但受居民结构变化、物业管理矛盾、公共设施老化等问题影响,部分业主对原业委会工作表现出了不满,同时开发商、物业公司、业委会之间矛盾较大,以及小区业主对换届业委会的心态不一,为推进换届工作带来巨大的阻力。当时,办事处邀请我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投身其中,与街道物管办、业主代表等面对面协商,消除各方顾虑。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真谛。在我们的努力协商、多方奔走之下,该小区圆满完成了业委会换届工作。我还向筹备组提出成立业委会监督委员的建议,得到了街道、居委会领导的支持。如今,新业委会迅速开展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极大地增强了业主的归属感,“赣事好商量·虔城协商”品牌也得到了大家的纷纷点赞。中联商城的这一“蝶变”,让我深深体会到政协协商的力量与价值,也找到了委员履职的满满成就感。
“三个坚持”点亮履职之路
在中联商城的履职实践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重要指示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扎扎实实落到泥土里的行动。作为政协委员,我觉得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脚底板下出提案”。基层问题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街巷角落和家长里短之中。比如,在一次社区调研中,有老人反映社区公用体育设施老化,无法使用。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提出了《关于社区公用体育器械更换和修理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及时回应和落实。在联系界别群众中,我了解到校外的社会托管机构存在诸多隐患问题,撰写了《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我区学生托管点的食品卫生、消防安全隐患等进行监督检查的建议》提案,有效推动《章贡区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二是坚持“小平台撬动大民生”。近年来,在市政协的指导下,章贡区政协创新打造了“赣事好商量·虔城协商”平台。作为基层委员,我积极参与协商,提出建议,并努力推动议事成果的转化。“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遗留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官园里路路口的垃圾中转站可否转移?”“如何推动东门商圈焕发活力,实现中小企业抱团发展?”,通过一系列协商活动的成功开展,我深深体会到:政协协商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论坛”,而是热气腾腾的“民生工程”。
三是坚持“既重建言,更重践行”。政协委员不能只当“传声筒”,更要成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政协委员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身份、政治荣誉,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恩社会、传递正能量是每个人的责任,作为政协委员,更要起好带头作用,展现我们委员的良好形象。履职多年来,除了以委员身份积极建言献策、为民发声,我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章贡区慈善会、红十字会等捐赠现金和物品,累计达30余万元。在南康区龙岭小学、赣州十一中学,以及瑞金、赣县、蓉江新区、会昌、兴国等多地开展公益活动。
或许我们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小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最后,我用老家采茶戏的一句唱词与大家共勉:“莫看小小萤火虫,照亮山路万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