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赣州市政协举办2025年第1期“赣州政协·新时代大讲堂”。期间,4名政协委员代表现场分享履职故事。现将其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易庆森
赣县区政协委员、赣县区广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以担当书写人民政协为人民答卷
一、“赣事好商量”:搭建基层治理“同心桥”
如何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是我始终思考的课题。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和政协委员,我的体会是依托“赣事好商量”平台,架起沟通政府与居民的桥梁,能够发挥政协的特色优势,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比如,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是居民的“心头病”。居民们为争抢车位争吵不断,甚至引发冲突,严重影响邻里关系与社区和谐稳定。了解情况后,我借助“赣事好商量”平台,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邀请交警、城管、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及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专业角度提供科学的停车位规划设计方案。同时,我以政协委员身份,撰写将人民广场地下空间改造为停车场的意见并上报,获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实施。一年后,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投入使用,可容纳近300辆车,较好地解决了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为推动协商议事常态化,更好发挥“赣事好商量”平台作用,我们探索成立了由政协委员、职能部门、网格单位代表和社区干部代表组成的协商议事工作小组,推行“三单”(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协商议事工作小组接单)工作机制,优化社情民意办结链条。通过这一机制,社区环境卫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我也有幸被评为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
二、协商式监督: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了全力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在社区管理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协协商式监督的优势,牵头组织成立了物业服务监督小组,定期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加强对社区物业服务的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比如,有一次检查中,我们发现小区绿化树生长过快,树根破坏居民车库底板,树冠与电线夹杂,危及居民人身安全和电力畅通。我立即将问题反馈给物业公司,并组织召开由物业公司、住保中心、城管部门、居民代表参加的协商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经过各方努力,隐患问题最终得到有效解决,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我们社区工作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一些琐事小事,但和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政协委员的有效参与和监督,发动多方力量,帮助大家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我觉得有效补齐了基层治理的短板,真正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参政议政:绘制民生改善“同心圆”
履职能力是委员的立身之本。我积极参加市、区两级政协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赣州政协·新时代大讲堂”更是期期不落。通过学习培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格局。在履职实践中,我将培训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优化等专项调研12次,为社区长远发展建言献策。比如,针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薄弱、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我提出《关于设立社区养老托管中心的提案》《关于实施社区微更新项目的建议》等,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推动落实。目前,我们社区已经成功建设社区幸福食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民生站点,设有日间照料室、用餐区等功能区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养老服务,生活更加幸福、充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为标尺,在“赣事好商量”的实践中持续探索,让政协履职更有温度,让社区治理更具精度,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基层政协委员智慧和力量。
校对:谭小兵
审定:朱甫林
签发:陈国庆